笔墨帮 > 汇报体会 > 汇报材料
导航

职业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来源:笔墨帮 5.86K 次

一、学校基本情况:

职业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为xx第三中学,1983年改办职业中学,名为“xx县xx畜牧职业学校”。1985年被原达县地区教委确定为市级重点职业中学,命名为“xx县xx职业中学”,1993年被原xx省教委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命名为“xx省xxxx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与xx县职中、xx农校合并为“xx县职业中专学校”。XX年3月与xx师范学校、宣师二附小合并为“xx省xx职业中专学校”,成为“xx分校”。 XX年12月经xx省教育厅批复,与原xx县xx初级中学合并设立为“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有两个校区,初中部设在原初级中学,职成部设在原xx分校,两部相距约1.5公里。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xx人,在校学生近xx人(不含顶岗实习学生)。其中,中职在校生xx余人,初中生xx余人,附设幼儿班约xx人。

学校固定资产xx余万元,设备资产总计xx万余元。占地面积xx平方米(其中职成部x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其中职成部xx平方米)。

职成部目前开设有7个专业,采用两种办学模式。

7个专业:农学(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会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

两种模式:一是“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第三年到签约单位带薪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即可就业;二是“三年一贯制”,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或各高校单招考试,考不上理想大学的学生,学校负责推荐到签约单位就业。

二、设立新校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设立新校三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年末,顺利地通过了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

年新建的初中部学生食堂(xx㎡,xx万元,设备采购约xx万元),本学期已正式投入使用。

3.畜牧兽医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xx万元设备设施目前已采购到位,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4.教育教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①初中教育:XX年被教育局授予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XX年被教育局表彰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②中职教育:XX年度,被教育局表彰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每年对口高职考试本科和专科上线率均位列全市前茅,XX年xx人参考,本科上线xx人,专科上线xx人,本、专科上线率达83.8%。

5.创建了县级文明单位(XX),被教育局党组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XX),被共青团县委评选为红旗团委(XX),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获奖并被被教育局命名为“和谐校园”(XX)和“星级平安学校”(XX)。体育教育工作(XX、XX)、后勤服务工作(XX)、教研工作(XX)、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XX、XX)、中小学生艺术节(XX)、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XX)、科技创新大赛(XX)、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工作(XX)等项目,累计获得县(或市)级表彰达20余次。

三、办学优势与特色

周所周知,xx职校是一所新生的却又有着悠久职教历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说它“悠久”,是因为它有着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改革开放后全县最先改办职业教育、首批获得“省级重点职业中学”殊荣的学校;说它“新生”,是因为它于XX年初才从县职业中专校分离出来,与原xx初级中学合并而被重新命名。30年来,学校走过了“1983年职教起步——1985年创‘市重’——1993年创‘省重’——1999年并入县职中——XX年创‘国重’——XX年初从头起步——XX年末再创‘市重’”的曲折经历。这些年来,xx职校人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负重前行,积淀了厚重的职教文化底蕴。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小母牛基金会官员威尔·琼斯和xx等国内外专家、领导先后到校视察,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民日报》、《xx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xx日报》、xx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成绩,并将学校誉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一个典型”、“西南农村职教的一面旗帜”和“巴山职教之花”。

1.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学校改办职业教育伊始就明确了办学方向:立足农村,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确立了以畜牧兽医专业为龙头,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财经、电子等一批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专业。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办学宗旨,凭着鲜明的职教特色,经受住了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考验,赢得了生存和发展,赢得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结合地方实情,多形式服务“三农”。一是大力培训“星火带头人”,二是广泛建立科技服务网点,三是积极组织学生“科技赶场”,四是帮扶科技示范村(户)。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在xx镇xx村和xx镇xx村开展了对口帮扶试点工作。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义务为这两个村规划设计奶牛圈舍、指导饲养、传授技术、义务出诊、防疫治病,进行猪、牛的人工授精和饲料配制。弹xx村和xx村目前养奶牛xx余头,年产值xx余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在xx元以上,xx年主产值达xx万元,人均收入达xx多元,成为远近有名的“小康示范村”。学校已累计培养了xx余名中职毕业生,中短期专业技术培训人员xx余名。其中,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毕业生约xx余人,短期培训约xx人,使全县畜牧技术人才比例由xx年的万分之四上升到现在的万分之三十六、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xx%,成为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国百强县。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6%,畜产品交易额占农产品集市贸易的25%以上,农民现金收入中出售畜禽产品占60%以上,托起了xx农业经济的半边天。

据不完全统计,已毕业的学生中,有xx人成为了xx市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其中副处级以上的xx人,乡镇正科xx人,副科xx人),xx人成为企事业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xx人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在xx市各县(市、区)畜牧系统和xx牧场、xx乳业公司直接安置就业的xx人,担任乡(镇)畜牧站站长的xx人,其中成为畜牧系统业务骨干的有xx人,xx牧场技术开发人才的有xx人、xx乳业公司部门经理和技术骨干有xx人。他们已成为带动一批、影响一片、致富一方、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1985年5月,《人民日报》以《xx县畜牧业发展快》为题报道了我校为xx县畜牧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配发评论员文章《xx》。1987年4月,《教育导报》以《xx》为题,报道了我校在农村畜牧业方面做出的成绩。XX年4月,《xx教育》以《农村职中应服务“三农”》为题,报道了我校在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于1986年被原xx地区教委确认为市级重点骨干专业,XX年10月,被xx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重点骨干示范专业。

XX年12月,学校申报的科研课题《xx》被xx市政府评为三等奖,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协会评为“国合杯”一等奖。XX年12月,学校申报的科研课题《xx》获xx省政府三等奖。

2.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充分彰显职教特色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学校与深圳市xx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出资xx余万元建立两个服装实作室和两个电子通讯实作室。签定详细周密的校企合作协议,采用“定单培养”、“联合办学”等模式把企业的资源引入到学校里,这样不仅减轻学校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减少学校的开支。

(2)边学边教,激发师生共同学习的兴趣。学校与xx菌业有限公司、xx乳业有限公司及学校附近乡镇种养植专业户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由理论或实训教师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性质,了解工厂的工作制度。

(3)办校进厂(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学校与xx、xx牧场、xx菌业有限公司、xx乳业有限公司、xx养猪场等企业长期合作,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通过操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边实践边学习,学生把自己的精力释放出来。通过实验、实训、工厂教学等方式,学生把自己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融入企业,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通过和企业的交往、沟通,学习到社会上的各种交往礼仪,体验工厂的生活,感受工厂的环境,磨练意志,锻炼谋生本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养成吃苦耐劳、敬业等优良作风,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3.重塑自信,励志成才,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就业和升学两条腿走路,是xx职校的办学模式。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为相当一部分志存高远、立志走读书成才之路的学生搭建了发展平台,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xx年为例,学校xx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xx人,专科上线xx人,其中对口单招考试就有xx人被各大专院校提前录取。

重塑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进步和成才,是xx职校培养学生的成功经验。主要做法有:

(1)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广泛建立学生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全面掌握学生及家庭的基本信息;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努力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出台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步和成才。

(2)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专业引导,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聘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返校作“个人成长经历”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企业、厂场、园区,展望学生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调整课程设置,降低教学难度。

(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4)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四、主要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能力薄弱,硬件设施亟待改善

自1999年与县职中合并之后,10多年来,我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几近停滞。目前,我校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有:

(1)立项修建初中部办公综合楼和职成部办公楼,以化解超级大班和改善办公条件。初中部教学楼共18间教室,8间小办公室。新校建立后,为便于管理,原职高的初中生全部迁往初中部,造成了教学和办公用房空前紧张,原来的图书室、阅览室、音乐、美术和多媒体等功能室均被挤占。职成部一直就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几个处室、几个专业组挤在一间屋里办公,且分布零乱,极不规范。

(2)改造及新建学生宿舍。初中部现在的学生宿舍是原xx厂于1970年修建的职工宿舍,现经加固改造后仍在使用;职成部的学生宿舍,按标准最多只能容纳xx人,还需修建一幢学生宿舍楼。

(3)改建职成部学生食堂。职成部现有两个学生食堂,但功能间不齐全,设备陈旧老化,且餐厅面积不足,不能容纳现有学生在厅内用餐。

(4)绿化美化校园。职成部上操场增设了一个供学生休闲、学习的小广场,因资金紧张而没有进行绿化,影响学校整体形象。初中部校园绿化面积严重不足,运动场边坡也急需治理。

2.师资力量薄弱,紧缺双师型教师

学校在编教职工仅xx人,其中有xx人离职读研,xx人被其他单位借调或借用,xx人因患精神病常年病休,实际在编在岗教职工只有xx人。加上xx名特岗教师,借用了xx名他校教师,临聘了xx名代课代工人员,才勉强维持运转。中职语数外及建筑、农学、服装等专业教师紧缺,亟待补充。再加上学校条件差,而对引进教师的条件要求又过高,导致优秀教师难以引进,专业教师难以留住。

3.区位优势差,交通不便,生源范围狭小,招生难度大

学校地处xx县的北大门xx镇,距县城57公里,与xx市xx镇接壤。学校虽与210国道和xx铁路xx站相邻,但随着xx二线和xx高速的建成通车,xx镇的交通运输能力反而严重下降。一是取消了下行慢车在xx站的停靠,二是xx至xx的过路班车班次减少了一半,三是除国道外与附近各乡镇没有直达班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生源。近些年来,如果没有春招政策和xx、xx片区学校的鼎力支持,是很难完成招生任务的。

五、几点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打造职教集团。

3.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强化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做优xx的职业教育。

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

#调研 #汇报 #职业 #材料 #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图文
最近更新
推荐阅读